颜料是微细的粒状物,其原级粒子的颗粒直径大多在十分之几微米到几微米之间,最大不超过100um。在这些细小的粒子内部,分子有一定的排布方式,绝大多数颜料粒子都是以晶体的形态存在,因此颜料的制造过程事实上就伴随着结晶体的成长过程。在设计颜料制造的工艺条件时,也是要从结晶学的角度去考虑,这就体现了颜料学需要多学科的交叉才嫩使它秦于完善。
不同的工艺条件就会造成该颜料粒子的结晶条件不同,不同的颜料有不同的晶型结构、晶体形状、晶体大小及其分布,这几方面的不同势必影响到它的性能和使用。即使是同一化学成分的颜料,由于晶体成长的环境不同,造成性能上的使用上的差距;湿法氧化铁红的生产,控制不同氧化周期,颜料粒子大小不同。晶体粒子较小时外观为黄红色,晶体较大时为红紫色,他们性能之间的差距在各方面表现的比较明显。在晶体结构上发生变化时引起颜料性能的变化更为深刻,不仅影响颜料的光学性能、颗粒性能、表面性能、分散性能、稳定性能、甚至电性能、磁性能等都有可能发生变化,炭黑如保持反尖晶石型结构的磁性Y-氧化铁,与保持赤铁矿晶型结构的非磁性a-氧化铁,它们之间的性能和用途出现很大的不同。成为商品的铜酞青蓝有三种不同的晶型结构,导致它们的色相和稳定性等一系列性能的不同。最典型的例子是钛白粉。
制造某一种颜料时都期望其性能达到最佳状态,这就需要颜料例子形态处于最适合的状态。例子的形成程度,必然和例子结晶成长过程有关;不同的工艺条件,会造成颜料例子的晶体不同。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结晶成长的规律,利用结晶学的知识,来控制颜料例子的形态,即我们可以设计必要的工艺条件,去满足我们要求它形成哪一种晶型结构,那一种晶体几何形状及其大小,例子的均匀程度(分布规律),这样使我们的颜料制造从一般性试验筛选配方,达到具有结晶理论指导的工艺设计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:www.thelowriderpeople.com 原创系列081